[中国基金网15日讯]
来源:综合自拾榴询财、 证券时报、 中国证券报、新动力资产
11月14日,华软新动力发布声明称,截至目前,公司管理的最终实际投资至深圳汇盛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部分私募基金产品,因汇盛私募发生违约行为导致兑付困难。为维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针对汇盛私募的重大违约行为,公司将持续向相关基金产品的投资人进行信息披露,并针对汇盛私募以及相关环节采取法律手段,尽最大努力实现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公司目前持续经营,其余在管基金产品均正常运作,公司将本着审慎负责的态度,持续合规经营。
今日早间,一则“杭州私募造假跑路,引发百亿FOF私募华软新动力踩雷”的传言今日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相关传言称,有人利用多家私募做局,通过信托结构化,骗取巨额资金后跑路。知名百亿私募华软新动力因为投资了相关产品而牵扯其中。
具体情况
先说说具体是什么事。
昨天,业内先是传出这么几个群聊语音:
很快,业内小伙伴们也纷纷助攻,从不同角度来拼凑这件事的全貌,最后出来两张关键的图:
今天中午,官方媒体报道:
据悉,出事私募包括“深圳汇盛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杭州瑜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
基金业协会网站信息显示,深圳汇盛管理规模为10亿-20亿元,实际办公地在杭州。
天眼查显示,杭州瑜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6月9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实缴资本1000万元,管理规模在20亿-50亿元。
目前,瑜瑶投资处于“异常经营”状态,2022年6月13日,瑜瑶投资被浙江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处罚事由为公司旗下瑜瑶战鼓五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在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期间,存在总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超过200%的情形。同时,公司法定代表人何国清、时任基金投资经理杨泽斌也被出具监管函。从处罚来看,公司旗下产品属于违规加杠杆。
此外,网传该事件也涉及股权私募磐京投资。磐京投资已于2022年9月因异常经营、以及不能持续符合管理人登记要求被中国基金业协会注销。截至注销时,公司仍有6只产品未在系统提交清算,具体包括“磐京稳赢3号混合策略私募投资基金”“杭州磐京叁号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庆成股权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磐京稳赢6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磐京稳赢10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以及“磐京新动力1期私募投资基金”等。
今年11月上海证监局披露的一份《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送达公告显示,因涉嫌违反《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拟对磐京投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3万元罚款,对公司实际控制人毛崴给予警告并处3万元罚款,对公司信息填报负责人白金琳给予警告并处3万元罚款。
14日傍晚,华软新动力发布声明称,截至目前,公司管理的最终实际投资至深圳汇盛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汇盛私募”,登记编号P1061345)的部分私募基金产品,因汇盛私募发生违约行为导致兑付困难。
声明称,为维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针对汇盛私募的重大违约行为,公司将持续向相关基金产品的投资人进行信息披露,并针对汇盛私募以及相关环节采取法律手段,尽最大努力实现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华软新动力还表示,公司目前持续经营,其余在管基金产品均正常运作,公司将本着审慎负责的态度,持续合规经营。
华软新动力更换6只产品基金经理
除了公开回应该踩雷事件外,华软新动力14日还连发了两则公告,其中一则公告提到,对旗下6只产品变更投资经理,高旸接任此前的基金经理彭冬,这6只产品分别是滴海新动力进取多策略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华软新动力远航FOF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华软新动力兴瀛稳进1号FOF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滴海新动力稳健多策略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新动力套利7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和滴海新动力稳健专享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公告称,高旸现任华软新动力基金经理,有多年基金从业经验。曾任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擅长股票和基金投资策略。
另一则公告则提到,定于11月16日对华软新动力平衡价值1号临时开放,临时开放日仅接受赎回申请。
私募多层嵌套是否合规?
多层嵌套,即一个资管产品认购另一个资管产品的份额,两资管产品之间构成委托或信托等法律关系。
此前,监管法规对私募“嵌套”问题没有明确,因此私募能否嵌套、如何嵌套是一直是热议话题。
“嵌套”的问题主要在于资管产品规避合格投资者、监管指标及杠杆等限制。
2023年7月,国务院发布《私募条例》,对私募基金的“嵌套”问题明确回应。
《私募条例》第25条第一款规定:“私募基金的投资层级应当遵守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的规定。但符合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条件,将主要基金财产投资于其他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不计入投资层级”。
与之呼应,《司法部、证监会负责人就<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答记者问》中明确:对母基金、创业投资基金、政府性基金等具有合理展业需求的私募基金,《私募条例》在已有规则基础上豁免一层嵌套限制。
针对私募多层嵌套的法律情况,有律师建议,《私募条例》已明确《资管新规》关于嵌套层级的规定适用于私募基金。因此,除FOF、创业投资基金、政府性基金外,其他性质的基金应当遵循两层嵌套的限制,即资管产品(包括私募基金)仅可再投资一层资管产品(包括私募基金),其被投资的资管产品不得再投资公募基金以外的资管产品。
业内评价:差点毁掉私募行业
业内评价这事“差点毁了私募行业”!
为啥业内评价这事“差点毁了私募行业”,因为金融行业是建立在制度和信任的体系上,一旦被击破产生信任危机,全行业都会受到牵连。
如果对这事从专业角度复盘,会发现这不是天灾,是人祸。
国内对私募行业的监管,是不允许3层嵌套的,最多两层。也就是上述的信托、 私募,直接投“杭州汇盛”是合规的,但“杭州汇盛”又去投了“杭州瑜瑶”,就三层结构了,这是违规的。
从第三方网站上的产品净值变化来看,上述汇盛资产旗下量化对冲产品与杭州瑜瑶投资旗下瑜瑶春晓基金净值走势高度相似,基本石锤“杭州汇盛” 这个产品,90%以上的资产都投到了“杭州瑜瑶”。
所以只要看了“三级估值表”,都会立刻发现有猫腻,那为啥这么简单的事,居然没人发现?
所以,这个结构不得不让人怀疑,如此风控层层失守,把监管要求抛到一边,是不是人出了问题。
此外,业内流传的一份瑜瑶投资的公司介绍资料显示,旗下多空策略产品的对冲操作堪称异常“精准”。
图片来源:渠道提供
对此,曾有投资者评论称:“一家做量化的私募,结合团队成员的一些主观判断,自2018年到现在每年仓位择时胜率能到100%,又是开眼界的一天。”
事实也证明,“事出反常必有妖”。
一位FOF投资人士表示:“业绩曲线谁都会看,但是专业辨别能力和防各类风险能力越来越重要。投资很多时候要回归常识。”
业内人士介绍,对于私募基金托管,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实操层面要求契约型私募产品必须托管,后续也有发文做明确规定。但是由于新老划断,所以目前业内事实上还有一批正在运作的无托管的证券类私募产品。
有私募人士认为,一方面托管人存在失职,另一方面,FOF投资人应该遵循内部投研制度,并在投后持续跟踪估值表等基础数据。此外,应做好投资比例控制管理和风险预算管理,对于这种明显存在尾部风险的实际配资项目,不应当成保本保息的现金类项目来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