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网18日讯]
本周市场回顾
A股市场表现平稳,港股表现强劲
本周A股市场总体表现平稳,本周上证指数累计上涨0.51%,深成指微涨0.01%,均连涨4周,创业板指跌近1%。北向资金延续卖出趋势,本周累计卖出49.75亿元,总体北向资金加仓汽车、医药、消费电子、白酒等板块,减持保险、券商、银行等金融板块。
展望后市,目前A股市场维持在8000亿的成交量,相比国庆前的6000亿成交量已有改善,结合盘面,板块的轮动及赚钱效应也有一定的好转。在总体消息面偏正面的氛围下,市场在当前位置总体风险不大,稳住当前成交量后,后市或许能更乐观一些。
港股市场表现强势,恒生指数全周涨3.65%,恒生科技指数涨4.04%。
汇丰晋信沪港深基金、港股通双核基金 基金经理 付倍佳表示,本周港股市场上涨,核心催化因素为美债利率快速下降、中美两国元首会晤及国内财政政策预期加码的三重共振。前两者推动估值修复,后者推动盈利预期改善。
随着美国通胀低于预期落地,投资者开始倾向认为美联储加息周期已经结束,并以此为前提对港股进行重新布局,降息预期从明年三季度提前到明年6月,港股对美债利率及汇率较为敏感。在四季度财政发力叠加美债利率拐头的组合下,我们会重点关注相关受益板块,如恒生科技、有色金属及创新药等板块的估值修复机会。
计算机、汽车、通信本周领涨
本周中信一级行业板块涨多跌少,本周计算机(+4.14%),汽车(+3.89%),通信(+2.94%),国防军工(+2.71%),钢铁(+2.41%)表现相对较好,食品饮料(-1.34%),电力设备及新能源(-0.63%),农林牧渔(-0.42%),银行(-0.40%),建材(-0.38%),表现相对弱势。以成交额来看,电子,计算机,机械交投活跃。
本周计算机、汽车、通信表现较好,一方面美国的通胀数据CPI下降超预期,市场预期美联储可能会进入到降息周期,对成长行业偏利好;另一方面,工信部15日发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显示,某科技公司汽车首款车有两种型号车型出现在名单中,作为具备强大流量群体的消费电子龙头,叠加智能生态和渠道优势,上市初期的表现值得期待,带动了汽车板块的整体行情。同时,人工智能产业或仍是当前的主线,随着各地政府对产业长期规划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围绕人工智能的投资规模或将会达到万亿级别,对于转型中的我国经济或将会是一个支柱型行业。
伴随着监管部门政策信号的释放,市场对于券商并购重组预期保持相当的热度,券商板块已连续两周表现较强。自11月3日以来,券商板块迎来明显上涨行情。自11月以来,申万二级证券行业指数区间涨幅达4%,多家上市券商区间涨幅已超过了10%。
图一:计算机、汽车、通信涨幅居前
数据源:Wind,中信一级行业分类,截至2023年11月17日。过去表现不代表未来,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周重要资料及事件
10月社融好于预期
央行11月13日公布2023年10月金融数据,中国10月M2同比增长10.3%,预期10.5%,前值10.3%。中国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384亿元,预期6400亿元,前值2.31万亿元。 中国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85万亿元,预期1.82万亿元,前值4.12万亿元。
汇丰晋信宏观策略分析师 沈超点评:
10月社融好于预期,政府融资对社融形成重要支撑,显示财政正在变得积极可为。后续在政策支持下,社融存量同比增速有望继续维持企稳小幅回升状态,对应经济温和回升状态。
10月经济数据出炉,消费和生产好于市场预期
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前值4.5%,预期值4.3%);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9%(前值3.1%,预期值3.1%),其中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6.2%(前值6.2%,预期值6.4%),全口径基础设施投资累计同比增长8.3%(前值8.6%,预期值8.2%),基础设施(不含电力)累计同比增长5.9%(前值6.2%);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增长-9.3%(前值-9.1%,预期值-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长7.6%(前值5.5%,预期值7.3%)。
汇丰晋信宏观策略分析师 沈超点评:
10月的经济数据显示消费和生产好于市场预期,投资端则略显疲态,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具备韧性,地产仍是相对拖累。 10月数据显示整体经济仍呈现波折修复的状态。
央行大幅加量平价续作MLF
11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14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维持在2.50%。由于本月有8500亿元MLF到期,本次MLF操作实现超额平价续作,净投放规模达6000亿元,创年内新高。
汇丰晋信宏观策略分析师 沈超点评:
本次MLF操作实现超额平价续作,显示央行对市场流动性的呵护,有助于缓释流动性压力,预计货币政策仍将维持偏宽松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