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驾马车”表现可圈可点 彰显中国经济发展韧性
2021-04-12投资、消费和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今年以来的表现可圈可点,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首先看投资,虽然目前尚未公布一季度的具体数据,但从前两个月的情况来看,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5.0%,比2019年1月份—2月份增长3.5%,但由于2020年同期基数跌落的影响比较大,…[全文]
多部门政策组合拳加码 助力“三驾马车”跑出加速度
2021-04-12编者按:一季度中国经济成绩单即将公布,前两个月多项指标增长强劲,经济恢复态势明显,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今年以来的表现如何?在接下来的二季度又有哪些发力点?今日本报予以聚焦,以飨读者。投资、消费、出口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带动经济恢复的效应已有所显现。…[全文]
金融委“点名”大宗商品 透出关心信心与耐心
2021-04-12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日前召开第五十次会议,强调“要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特别是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笔者认为,金融委的这一表态至少透露出四方面信息。第一,大宗商品价格涨幅大,上涨速度快。不管是从大宗商品期货还是现货来看,涨幅都较为可观。而透过2021年3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也可…[全文]
五大金融机构首席经济学家观点争锋:今年是否会加息? 货币政策咋实现“转...
2021-04-124月9日,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主办的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正式开幕,在第二个圆桌论坛环节,5位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围绕“中国宏观经济和政策展望”这一议题展开讨论。今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复苏,央行实施的特殊时期货币政策也在逐步退场,在此过程中,金融监管机构提出了要防止政策“急转弯”的要…[全文]
美对冲基金爆仓警示录:高杠杆是把“杀猪刀”
2021-04-12回顾起3月26日的那个夜晚,中国香港一家私募机构的负责人蒋铭(化名)至今仍心有余悸。当夜的美股投资圈,一则“来自纽约的某对冲基金爆仓了”的消息悄然流传,令人惴惴不安。紧接着,机构们发现,与这家传闻涉及的对冲基金合作机构如高盛等投行已开始抛售手中的股票,而且抛售金额十分惊人。市场的不安瞬时演化为恐慌,…[全文]
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政策不“急转弯”
2021-04-12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强调4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分析研究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就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听取意见建议。李克强说,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广大市场主…[全文]
3月CPI同比由降转涨 二季度或温和抬升
2021-04-12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了3月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从环比看,受春节后需求季节性回落影响,CPI由上月上涨0.6%转为下降0.5%。从同比看,由于翘尾负向影响大幅减弱,CPI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4%。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与去年同期持平。展望后市,业内认为,CPI同比涨幅或于二季…[全文]
军工股业绩逻辑逐步兑现 顶流投资大咖扎堆布局
2021-04-12在业内人士看来,不同于2014年前后炒资产注入的主题逻辑,军工行业投资正转向以基本面驱动为主导,业绩能否兑现变得至关重要。 受流动性边际收紧预期以及业绩能否兑现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军工板块表现落后,在申万28个一级行业指数中垫底。不过,随着上市公司2020年年报和2021年一季报的密集披露,不…[全文]
接受上海证券报投资问卷调查 公募TOP50基金经理把脉后市
2021-04-12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一季度之后,二季度行情在胶着中拉开了帷幕。遭遇深幅调整后的市场未来将如何演绎,掌握一定话语权的公募基金如何看待后市,成为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对此,上海证券报采取线上的形式,邀请了公募行业管理规模前五十家机构的绩优基金经理,参与2021年二季度投资展望问卷调查。论大势:核心资产调整逐步到…[全文]
市场多变如何应对?看主流证券研究所所长们怎么说
2021-04-12如何看待当前的市场震荡?A股的投资逻辑有没有发生变化?在周期交替的过程中,影响股市的内外因素有哪些?什么行业板块最值得配置?4月9日,在上海证券报主办、开源证券协办的第57届中国资本市场高级研讨会暨上证所长论坛上,20多家主流证券研究所的所长及投研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着“市场跌宕起伏,如何把握投资主…[全文]
肖钢:全面推行注册制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
2021-04-12“全面推行注册制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所以当前应该积极地为下一步全面推行注册制创造条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4月10日在2021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表示。肖钢认为,注册制表面上看是发行制度的改革,实际上是涉及整个资本市场生态建设的“牛鼻子”工程。注册制的改革势必要带动和促…[全文]
“固收+”变“固收-”怎么办?四大理财专家揭开投资窍门
2021-04-12“固收+”产品是近两年基金市场的“宠儿”,不仅基金公司积极推广,也涌现出不少爆款。然而在今年市场调整之中,不少“固收+”产品变成了“固收-”,净值出现了不同程度回撤。Wind数据显示,“固收+”集中的偏债混合基金和二级债基,截至4月8日,在全部1516只(各类型分开计算)中实现正收益的仅984只,占…[全文]